12 月 25 日,沃尔玛宣布★,昆明龙泉店和正大店相继于 12 月 25 日和 27 日开业。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购物体验,沃尔玛大力投资门店建设,其设计了 16 个区块,并根据商品使用场景的关联性进行交叉陈列;新增的果切区、西式餐吧★、快食购(Grab & Go)、卤水熟食等区域★,回应顾客“即时餐食★”的线下需求★。此外,新一代门店的货架更低,更多开放式货架,取消了主通道陈列★,增加了更多科普类信息,例如冷冻海鲜如何保证品质、如何给铁锅开锅等。
当然,不仅是头部车企★,广大品牌始终选择微博为品牌大事件★、行业热点事件发声的主阵地。分析认为,微博是 2.6 亿日活的「国民级应用」,是为数不多具备中心化传播价值的社媒平台,是将舆论场效果超级加倍的信息中枢★。经过借势和造势、价值观表达、品牌人格化和社会化,品牌在微博也就能够更好地完成爆品到品牌、小众到大众、流量到忠诚的跃迁。
“肯德基本次调价,一是基于成本的因素★;另外,就是自身对于利润的追求★,其觉得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到了一定的节点,觉得影响不大。★”——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12 月 24 日,QuestMobile 发布《2024 年新媒体生态报告》,其中指出各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出扶持政策,推动短剧精品化,上线独立短剧 APP 推动短剧商业化★。其中红果短剧 MAU 由 1 月份的 3685★.7 万升至 11 月份的 14001 万★,同比增长 626.3% 。
★“从外界评价来看★,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一个‘1+12’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标志着车企自建的补能网络进入大融合阶段。对于消费者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小米牵手“蔚小理”,不仅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也让消费者对小米和‘蔚小理’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中国汽车报《小米站在“蔚小理”的肩膀上》
“在接下来的 2025 年★,车市即将进入★“淘汰赛★”,市场竞争无疑将进一步加剧,背靠大汽车集团的车企拿到增资后已然厉兵秣马★,但孤立无援又深陷资金困境的车企又将如何度过这个寒冬?★”——中国经济网《新能源多家国资背景车企增资备战》
充电问题一直是新能源车的关键难题之一。车企品牌从各自为战,到如今互相合作,为用户提供的超越了基础服务的更好体验★,基于★“充电★”话题的品牌推广也顺其自然★。
12 月 23 日,欧莱雅集团已与瑞士零售商 Migros 签署协议★,收购后者的韩国护肤品业务 Gowoonsesang Cosmetics★,其中包括护肤品牌 Dr.G★。Dr★.G 是韩国医学化妆品市场上排名第一的面部护理系列★。
“本田和日产双方都面临新能源技术发展迟缓、市场萎缩的压力,需要加速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出更强技术的产品,顺应世界新能源化和 SUV 化的趋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
12 月 24 日消息,库迪咖啡招商人员对外表示,店中店(便捷店)模式已暂停招商,至于后续是否会重启★,要听公司安排。对此新闻★,库迪咖啡回应到,近期★,将集中梳理和优化现有便捷店的运营管理,确保维持良好稳定的运营状态,为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触手可及计划未来将持续推进。
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商市场★,韩国各大电商平台竞争激烈★,以 Coupang、Naver★、Gmarket 为首的电商三巨头占据了 67.4% 的市场份额(2023 年数据)。除了本土竞争对手,韩国电商平台还面临着来自 AliExpress 以及 Temu 等中国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次合作对双方而言是一场共赢★。
★“在红果APP的商业化中,最直接的变现方式是信息流广告。短剧单个内容间的连续性强★,且信息密度高、暂停节点多,用户的认知是★‘我是为了看下一集看广告’,而不是‘平台非要给我推广告’……目前,红果短剧内虽然还没有电商的一级入口★,但电商体系已和抖音打通,使用抖音账号登录后,可直接在红果短剧内查看购物车或下单购物。未来★,电商、端原生广告、打赏、甚至类似Dou+ 的服务★,都可能成为红果短剧多元变现能力的一部分。”——刺猬公社《上线一年月活破亿★,红果“暴打”付费短剧》
12 月 25 日,小米汽车官方在微博正式官宣★,携手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正式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近日,北汽新能源、阿维塔、智己等多家公司宣布增资或融资消息★,为 2025 年车市竞争补充弹药★。
小米汽车这次在官方微博阵地接连发布合作信息,也为品牌自身积累了更高的美誉度。
对于此次收购,欧莱雅消费品部全球总裁 Alexis Perakis-Valat 表示,“ Dr★.G 由皮肤科医生研发,提供适用于敏感肌肤的高效解决方案,是欧莱雅现有护肤产品组合的完美补充。”
自 2018 年起,Dr.G 已在中国市场开启布局★。彼时,正是薇诺娜靠着专注敏感肌打下一片江山,而外资品牌尚未推出相对应的敏感肌护肤品牌与之对抗★。显然,欧莱雅关注到了中国消费者对敏感肌的需求,而这部分需求尚未被满足。
12 月 23 日★,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在东京共同宣布,双方已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将正式开启合并谈判★。二者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此外★,日产合作伙伴三菱汽车也正考虑加入该集团★。
12 月 27 日★,新世界集团周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已与阿里巴巴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同意明年成立一家电子商务合资企业。这家合资企业的暂定名称为 Grand Opus Holdings★,将由两家合作伙伴各占一半股份。AliExpress Korea 和 Gmarket 将并入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将于 2025 年成立。
“此次库迪暂停店中店模式的招商,是为了优化加盟商结构,提高加盟门槛的同时★,确保门店的质量和盈利能力★。”——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
此次选在昆明开设新一代门店,也是沃尔玛避免与其他竞争对手争锋相对,测试门店效果的最佳选择。
12 月 23 日,绝味食品公告★,公司决定终止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相关事项。该公司表示,终止本次 H 股上市,不会对公司的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
“鸭脖大王★,扭到了脖子。★”——《新财域:终止赴港上市,绝味鸭脖的新出路在哪里?》
但上述动作难言成功,简单整合带来的规模优势难以在长期帮助企业翻盘★,技术、产品、营销创新也是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子公司业务遍及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Gmarket 将能够利用这一网络帮助其卖家拓展中国、美国★、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等主要全球市场。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这笔交易将使其能够通过吸引韩国卖家和消费者使用其全球平台来扩大其在韩国在线购物领域的市场份额。”——鞭牛士
12 月 24 日,「肯德基」宣布启动调价★。此次调价平均涨幅为 2%,具体调整范围在 0★.5-2 元不等,这是该品牌近两年来首次产品价格调整。肯德基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结合运营成本的变化★,公司会定期评估谨慎调整价格结构★,但是如★“疯四”特惠、“疯日★”活动★、“OK餐”以及★“儿童餐★”等优惠套餐将维持原价不变。
车圈淘汰赛还剩下两类入场券,一类是销量榜单,能跻身榜单的车企,都有较大希望留在牌桌★;另一类是融资,资方信心也能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消费者信心。
“一方面,Dr.G 本身的皮肤科学背景定位,不仅符合欧莱雅目前在护肤领域大力加码专业皮肤科学的步调,再加上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对专业皮肤品牌的需求,算一个适配度很高的结合。”——《BeautyNEXT美觉:今天★,欧莱雅第二次收购韩妆》
这种产业内整合在日本也屡见不鲜★,比如索尼东芝日立等企业显示器业务的整合★。
山姆会员店负责拿下中产家庭,沃尔玛则是专注更广泛的客群。此前沃尔玛的频频闭店,代表了中国传统商超的没落。新零售渠道的发展,让沃尔玛看到转变的机会。更符合当下消费者需求的平价超市,沃尔玛正在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融资潮,国资是背后主要力量★,车企以及背后地方政府的赌注和筹码越来越大。
汽车界的★“弱弱联合”并非没有先例,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Stellantis 集团就是由众多弱势车企组成的“失败者联盟”。
绝味食品正在进行调整★。今年上半年,其中国大陆门店数量为 14969 家,相较 2023 年底减少了 981 家★。与此同时,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长 12.53%。
“对于传统的商超而言,未来的主旋律是继续探索转型★,但不是哪一条路一定就会成功★。大方向上,一方面可以考虑全渠道,线上线下融合★;其次是业态的转型★,如会员店★、社区生鲜零售、折扣店等;第三方面★,可以探索自有品牌的差异化★。★”——《澎湃新闻★:观察|沃尔玛大力投资门店建设,全渠道发展能否拯救商超卖场》
深耕短剧垂类的 APP 月活破 1.4 亿,体现了短剧生态的蓬勃。就在 12 月 26 日,原快手文娱剧情业务负责人于珂已加盟百度★,担任百家号泛娱乐与付费方向负责人,主要是付费短剧业务★。
库迪的便捷店型于今年 5 月下旬正式发布★,加速了门店扩张。据壹览商业统计,7 月至 10 月,库迪开出 1162 家门店★,超过上半年的总和。
比起其他竞争对手★,沃尔玛在国内的知名度更甚,渠道、门店、供应链等,都要比他们更强★。沃尔玛的重心在于★,如何抓住这一代的消费者,如何抓准他们的需求。
肯德基涨价,必胜客降价。价格调整的背后既受到运营成本变化的影响,也与品牌力的变化相关。经过多年的运营,肯德基凭借数字化、创新的营销活动以及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在消费者心中站稳了脚跟★。尽管有消费者表示不满,但也有很多消费者表示能够接受肯德基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适当调整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