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成渝地区以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商业消费企业的聚集地★,也是商业消费公司布局的重要阵地。
4月20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通报称,截至4月19日共收到1996件燃气问题投诉,这些投诉集中反映了该市燃气企业存在四大问题★,已责成燃气企业对已调查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予以全额退款★。这四大问题分别是★,存在以估代抄★、违规估抄问题★;计费采集系统存在漏洞★,补录过程不透明;燃气计费周期随意变化★,计价不规范;解决群众诉求服务意识差★,工作方式简单。
登康口腔之外★,重庆国资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涉及股权变动。11月24日,西南证券(600369.SH)公告称,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西南证券29.51%股权变更至渝富控股名下。本次股东权益变动完成后,渝富控股将直接持有公司19.6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1%,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024年8月份★,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等12部门联合发布了该方案,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促进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消费品市场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
今年5月份,四川省商务厅印发《四川“2024消费促进年”总体方案》,旨在激发消费潜能★,方案提出联动重庆举办2024“成渝双城消费节”★,配套举办川渝老字号惠民嘉年华★、川渝农批市场联盟产销对接大会,打造“成渝消费”全新IP。
为更好发挥四川消费的经济优势★,今年以来★,四川省★“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相关活动也持续展开。从年初的2024“蜀里安逸★”迎春购物月到紧扣四季主题开展★“乐购全川”系列消费促进活动,再到9月启动的第三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再到11月份★,四川省商务厅等14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等。
路威凯腾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基金,在管资产规模高达350亿美元,专注于食品饮料、美妆个护★、消费科技以及宠物等多个细分领域★,公司在全球共有9个投资平台,在全球消费行业拥有广泛影响力★。
点评★:作为四川省国资委旗下千亿级集团★,此次战略重组事项涉及电子信息★、大健康、先进材料★、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多个产业,是四川本土2024年度重大战略重组事宜,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重庆百货11月13日公告称,公司接到股东渝富资本《关于权益变动的告知函》★。渝富资本拟将持有公司25.32%股份变更至渝富控股名下★;渝富资本将其所持重庆渝富华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100%股权变更至渝富控股名下。同日,川仪股份(603100.SH)公告称★,收到股东渝富资本《关于权益变动的告知函》,渝富资本拟将其持有的公司10.65%股份变更至渝富控股名下。
点评:该方案的出台,不仅体现了重庆市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重视,也展示了其在促进经济回稳向好方面的决心和行动。这一方案的实施★,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点评:茶百道是源自成都的茶饮品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意味着茶百道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第二家新茶饮上市公司,标志着茶百道在激烈的新茶饮赛道中抢占了先机★,成功地在资本市场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川投集团和四川能投的资产规模均已超千亿。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川投集团合并实现营业收入超150亿元,资产总额超1100亿元★,利润总额超45亿元★。按照规划,★“十四五”时期★,公司力争资产规模达到15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50亿元。四川能投官网显示★,目前公司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公司预计“十四五”末,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营业收入超1500亿元,利润总额超100亿元★。
8月13日晚,通威股份(600438★.SH)公告,将以现金增资★、收购股权的方式,以不超过50亿元合计取得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点评:四川省作为消费大省★,提振消费★,贯穿了2024年四川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的全过程。2025年四川消费怎么抓?12月23日举行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巩固传统消费,挖掘新兴消费,培育壮大首发经济★、冰雪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释放更多消费潜能。
这一方案是在上半年推进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相关补贴政策,以加力推进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家装厨卫消费品以旧换新,旨在促进消费潜力的有效释放。
基于此,南都湾财社出炉《2024年度成渝十大商业消费热点事件盘点》,一起回顾那些塑造了成渝商业消费格局的重要时刻,感受这一年来成渝地区商业消费的脉动和趋势。
4月28日★,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对重庆市燃气领域群众反映问题联合调查组调查结果整改情况的公告》,公司表示,截至4月16日12时,自查出多计多收气费516件★。多计多收气费1182件,影响气量121★.90万立方米,涉及金额285.85万元,已全部清退处置完毕。
4月23日,茶百道(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茶百道此次IPO全球发售1★.477634亿股H股,每股发售价17★.50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25.86亿港元★。
点评:作为成都本土的便利超市,四川国资入主红旗连锁事件备受市场关注,是2024年川渝商业消费领域的热点★。这一股权变更事项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终于“靴子落地★”★。四川国资入主后,红旗连锁控股股东变更为四川商投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
公开资料显示★,唯怡饮料成立于1992年,成立至今已30余年,属植物蛋白饮品★,目前唯怡的产品在超过55万个销售终端有售。唯怡饮料在2022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川渝地区占据了70%以上,其中九成以上的销量来自餐饮渠道★。在植物蛋白饮品中,唯怡饮料位列全国第三、西南地区第一。
这意味着,红旗连锁由民营企业变更为国资控股企业后,四川国资川商投资方面正式出手接管红旗连锁★。同时,这也代表着72岁的曹世如正式卸任董事长一职。
点评:这是唯怡饮料首次对外融资★,LV集团基金投资四川“唯怡饮料★”事件不仅是一次资本层面的合作★,更是一次品牌、市场、文化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推动植物蛋白饮料行业的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11月29日,川投能源(600674.SH)★、川能动力(000155★.SZ)、华海清科(688120.SH)同步披露★,公司接到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四川省投资集团(下称“川投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下称“四川能投★”)的战略重组事宜★。同时,港股的四川能投发展(、新三板挂牌的华环电子也公告了上述消息。
根据第三方机构InfoLink的排名,润阳股份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排名全球电池片出货前三,2023年保持在前五。而通威股份是硅料、电池片双料龙头,硅料、电池片两大领域常年排名行业第一。通威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将有效补充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帮助公司拓宽海外高溢价市场的销售渠道。
点评:近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是重庆的关键词★。在9月份重庆官媒的报道中明确指出重庆国有企业存在“投资失败管理失当之痛”,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等痛点。显然★,从当前密集的动作来看,重庆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深化阶段★。
点评:特海国际的双重上市标志着海底捞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扩张,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版图的战略布局,有助于提升其在国际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的企业形象和影响力★。
曹世如辞任之后★,董事长一职将由袁继国担任,目前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同时,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曹世如变更为袁继国,袁继国还将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此外★,公司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高管职务也将由四川国资方接任。
今年8月,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集团旗下的顶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L Catterton(路威凯腾)宣布完成对四川唯怡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怡饮料”)的战略投资。
据公开资料★,特海国际通过发行近27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每股定价19.56美元★。
点评:川渝“燃气表跑得快★”事件在2024年引起了广泛关注★。燃气问题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燃气价格的合理性★、计费的透明性关系到每家每户的生活成本、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相关责任方在宣布调查到公布结果的过程中反应迅速,值得称赞。
2024年即将落幕,市场见证了成渝地区在商业消费领域的诸多亮点和变革。这一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商业消费市场活跃,涌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热点事件。从宏观政策到企业融资★,从商业并购到传统消费企业的转型,都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点评:作为四川及光伏的龙头企业★,此次并购的规模无论是放在光伏行业还是在川渝地区来看都不小。在光伏产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通威股份选择在周期底部★“出手”并购是其一贯的战略★。时间拉长来看,通威此前在周期底部的并购项目,都为其在行业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今年4月,川渝“燃气表跑得快”事件持续发酵★,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其中涉及重庆燃气(6000917.SH)、华润燃气(01193.SZ)以及成都燃气(603053.SH)等公司。对此,重庆★、成都成立调查组或工作专班展开调查。
11月24日,★“冷酸灵★”牙膏母公司登康口腔(001328.SZ)发布公告称,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接到控股股东重庆轻纺控股(集团)公司通知★,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将轻纺集团委托给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管理★,目前正在开展前期的相关工作★,托管协议尚未签署★。
5月17日,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Super Hi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股票代码为“HDL★”),即海底捞的海外业务主体,于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在中国共有8016家门店★,实现中国所有省份及各线城市的全覆盖。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新式茶饮店市场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6.8%★,2023年茶百道总零售额达169亿元。